江苏省洪泽中学心理健康导报(2024年4月刊)

2024年4月28日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江苏省洪泽中学心理健康导报(2024年4月刊)

 

【“心”人物】马歇尔卢森堡

马歇尔卢森堡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从1963年他提出非暴力沟通这一概念开始,五十多年里马歇尔卢森堡一直致力于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

C:\Users\187616~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84\wps77.jpg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众多有关非暴力沟通书籍中的其中一本,2003年出版至今畅销不衰,国内于2009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C:\Users\187616~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84\wps78.png

    什么叫非暴力沟通呢?所谓的非暴力沟通,就是一种依照它来谈话和倾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单纯的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在现实生活中,用心的人一定能感受或察觉到语言暴力带来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左右一个人的人生和生命,这么说一点也不算夸大其词。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随意的评价与下结论给我们情感和精神上带来的创伤,有时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而非暴力沟通恰恰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那些引发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用共赢的方式化解人际的冲突。

非暴力沟通主要专注于以下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可以说这四个要素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是非暴力沟通的中心思想。

概括来说,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比如开心、害怕、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以上的感受。最后,针对他人的请求给予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要素对于沟通的双方并不只是具有单向性,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沟通的双方都需要思考以上四个要素,这样才能找到沟通中存在的矛盾点并加以解决。

第一个要素:观察

观察即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在这一要素中,作者告诉我们要能够区分观察和评论,如果将二者混为一谈,那我们更多地会倾向于听到批评,由此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C:\Users\187616~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84\wps79.png

    第二个要素:感受

同观察相似的是,在这一要素,我们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在表达感受,实际上只是在陈述自己的想法。感受,是一种心情,一种情绪。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这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清晰地表达感受,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情景下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自己表达感受的词库。

C:\Users\187616~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84\wps80.png

    第三个要素:需要

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面临的四种选择:

责备自己;

指责他人;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对方,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情感的奴隶以他人为中心,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第二,面目可憎时期对他人无动于衷,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第三,生活的主人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责。

第四个要素: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需要提出请求以得到他人的帮助。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告诉对方,我们需要他们做什么;

第二,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减少沟通障碍;

第三,请求不是命令,表达愿望时,必须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当对方给予反馈,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感激。当对方不愿反馈,则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只听到他们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对方反馈,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有助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补充。我们的疑问依然从四个要素入手,即:他人的观察、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他人的请求。

什么时候需要给对方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要让对方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或者批评、嘲讽,那么彼此的倾听和沟通就可以顺利进行。

又该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则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我们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当我们痛苦地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者大声地提出请求,甚至换一个环境。

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同时也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这种沟通方式中也包含着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家教主张】非暴力沟通可减少或化解亲子冲突

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沟通的方式决定了沟通的效果。如果你用错误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就会导致误解、冲突、疏远。如果你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就会促进理解、合作、亲密。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沟通方式呢?答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教授曾经说过: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为了更加形象地介绍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亲子篇》的作者苏拉·哈特和维多利亚·霍德森命名了两个动物形象,一个是长颈鹿,一个叫豺狗。豺狗语言就是我们日常的语言模式,而长颈鹿语言是非暴力沟通模式。

为什么把日常生活模式称为豺狗模式,而非暴力沟通称为长颈鹿语言呢?豺狗奔跑起来总是贴着地面,视野是比较狭窄的,它眼光短浅,注重眼前。另外,豺狗的语言模式往往很具有攻击性,它会去诋毁别人,当别人咬它,它很快就会反击回去。你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有人受到别人攻击就立马反击,极端的情况还会暴跳如雷,从语言暴力发展到身体暴力。

而长颈鹿语言,又称为爱的语言,生命的语言,这是因为长颈鹿是陆地上心脏最大的动物,成年长颈鹿的心脏有20—40公斤。另外,它的脖子特别长,可以带给它更远、更广的视野,所以它不会被眼前所阻碍,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所以非暴力沟通被称为长颈鹿语言,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语言,既能让我们诚实、明确地表达自己,同时又能尊重他人,是一种双赢的语言表达方式。

C:\Users\187616~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84\wps81.png

    那么,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化解家庭冲突、开启和孩子的合作之门呢?《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一书中给出了七种方法,作者称之为七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

做目标明确的家长。父母们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同时与自己的目标一致,多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航行方向。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后,立刻开始对孩子说教,而对于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笼统地用 成才这样的词来描述。其实,现在可以开始想想,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

如果你没有认真地想过,那么这本书中提供了几个思考步骤。第一步,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咱们来看第一个,我希望孩子成人后具有哪些品质?第二个问题,我希望和孩子保持怎样的关系?不要在头脑中默默想象,最好写出来。

明确了目标后,就需要再问自己: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采取哪些行动?我将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比如,我们想要孩子说实话,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那当以后孩子说了我们不能接受的实话,就责骂孩子,这样的话,孩子以后不敢说实话了,离我们的教育目标更远了。

第二把钥匙

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父母们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根据孩子的各种行为,看到孩子最真实的需要,从而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作者用了需要策略这两个概念,做了更明确的区分。需要就是说:那些对每个人都适用的最基本的带有普遍性的生命需要,比如休息、陪伴、成长、休闲、成长、尊重、倾听等。而策略人们为满足自己需要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或方式

马歇尔·卢森堡说:当我们理解了我们和其他人行为背后的需求时,我们就没有了敌人。当父母们真能看到孩子种种行为背后的需要,就会充满同理心、慈悲心,对孩子的行为会多一些尊重,同时,也会有意识地采取多种策略去满足孩子们。

第三把钥匙

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父母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感,而不要指责、打骂他们,要用尊重的方式去倾听和感受孩子的内在需要。当然,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对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如此重要,那么,到底如何建立?作者给出了三个方法:一是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尊重孩子;二是学会倾听,自始至终寻求联结,维护孩子的安全感;三是在每一个字的背后听到

第四把钥匙

激励给予。为人父母要在分享的过程中捕捉到关于奉献的深层需要,这一切将大大影响亲子之间的自我肯定。我们能够留给孩子最棒的礼物不是我们的财富,而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财富。让孩子感受到,孩子自己就是强有力的给予者,能满足孩子关于奉献的深层需要,人都是渴望被需要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有助于他建立自信,而自信的人通常都更容易和他人合作。

第五把钥匙

使用尊重的语言。父母们要学习长颈鹿语言,即学会倾听并不要带有任何评判地表述你所看到的一切,然后联结感受和需要,最后提出可做的请求。尊重的语言,又被作者称为长颈鹿语言,意思是一种有远见和胸怀的语言。长颈鹿语言包括三个元素:1、给出没有评判的观察;2、联结感受和需要;3、提出可以执行的请求。

第六把钥匙

在成长中学习。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要胆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看我们愿不愿意去迎接这些挑战。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刚刚适应了新生儿的琐事,但突然发现,孩子已经学走路了,我们刚刚适应了幼儿园的节奏,孩子又要上小学了。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的教育不同,从牙牙学语到青春期,我们都需要不断适应孩子的节奏,找寻新的更适合的教育方法。第六把钥匙的核心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我们可以跟孩子去合作,一起做出决定,一起解决问题,其实是有很多满足需要的方式的。不必拘泥于惯有的经验。

第七把钥匙

让你的家成为无错区无错区其实就是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即把家里的冲突视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确信你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最后引出解决方案,通过合作化解冲突。那有没有百分百的无错区?书中给出了答案,当我们把家变成无错区,就会减少大概90%的冲突。这就意味着,无错区中其实还是存在冲突的。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冲突。这时候,不要把冲突当成坏事,而是当成改变的契机,一起用我们前面讲到的那些方法去解决。

和《正面管教》类似,《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一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记住就行了,都需要在生活中反复地练习和总结,如果不实践对亲子关系的现状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在书的最后分享了很多真实的故事,在故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痕迹。

C:\Users\187616~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0084\wps82.png

    可能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朋友都说他性格很好,但是和家人在一起就很暴躁,没有说几句话就要炸。这类朋友和家人生疏,和朋友亲密,把刺对着家人,把温柔给别人。这是因为在家里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只能转向外界寻求这方面需求的满足。父母自认为的好的物质环境、好的学校、优质的资源,却不能让孩子感到你对他的好。我们不希望自己家人是这样的人,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多多地学习和练习,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在沟通中自然流淌。

 

素材:唐金银

审核:政教处

编辑:徐  

 

收藏

最新文章